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就在于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筑全員共建的校園文化體系。要樹立校園文化全員共建意識,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每個師生員工都要重視、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在高校實現培養目標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決定著它不是單靠學校內部某一部門努力就能收到應有效果,它與學校各方面工作都有關系。呼和浩特會議會展
以學校文化的呈現形態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兩部分
顯性文化
顯性文化包括了校園的物質環境,如校園場地布置、校園活動儀式等。
1、校園建筑具有德育價值:學生在不會“說話”的校園建筑里學習、活動,不知不覺地接受著道德教育。
2、校園儀式具有德育價值:如升旗、入團(隊)宣誓、運動會入場等學校儀式,既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蘊涵著十分豐富的德育價值。
隱性文化
隱性文化包括校風、班風、人際關系等。
1、對學生影響的是校園人際環境。
班級是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班級中的人際關系,會影響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建立友愛、信賴、關心、負責、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就是Z有德育價值的校園隱性文化。
2、豐富校園的精神生活,“使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發揮、表現和確立自己力量和創造才能的場所?!K霍姆林斯基
3、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書香校園”,通過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讀好書,在閱讀生動感人、充滿人性美的道德文選或文學作品中,激發對真善美之情以及對假丑惡的憎恨感。
從學校德育的對象來進行劃分,可以將學校文化分成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等
學生文化
1、尊重學生權利。學生文化是學生孕育理想信念的搖籃。內蒙古校園文化
2、尊重學生需要。關注學生、兒童的生存環境,促進學生的成長,實現人的發展的教育目的。